冬翼光电 2024-07-24
铜绿假单胞菌的超标问题,在桶装水领域里,无疑是一颗难以忽视的“毒瘤”,它直接触及了我们日常饮用水的安全底线。这种条件致病菌并不陌生,它广泛游走在自然环境中,尤其是那些湿润的角落,各类水体都可能是它的藏身之所。其产生的外毒素、内毒素等致病因子,就像是一把把隐形的“利刃”,不仅可能引发急性肠道疾病、皮肤炎症,更可能在特定情境下,导致慢性炎症的继发或混合感染,甚至带来肺炎、脑膜炎、败血症等严重急性感染的威胁。
在我国,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》已对铜绿假单胞菌设定了明确的红线:每250mL水样中,这种菌的存在是绝对不被允许的。这一标准的设立,正是为了在源头上守护我们的饮用水安全,预防因铜绿假单胞菌超标而带来的健康风险。
桶装水、矿泉水的生产过程中,臭氧消毒是一道重要的关卡,用以确保出厂水质的纯净。然而,当臭氧消毒的力度不够时,水中的微生物就可能“趁虚而入”,特别是像铜绿假单胞菌这样具有抗氧化性、对臭氧“不感冒”的细菌。为了对付这种顽固的菌类,不少水企可能会选择加大臭氧的使用浓度,但这样做,又可能增加溴酸盐的生成风险,陷入另一种安全隐患。